老撾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簡稱老撾,是中南半島上的一個內陸國家,也是東南亞地區中僅有的兩個社會主義國家之一,另一為越南。歷史上曾是真臘王國的一部份。老撾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也是世界低度開發國家之一。
簡況 國名 中國大陸、香港地區: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老撾〕 老撾國家地圖 中國臺灣、新加坡:寮人民民主共和國〔寮國〕 [英文] lao people s democratic republic [代碼] la [國教] 佛教 老撾是一個位于中南半島北部的內陸國家,北鄰中國,南接柬埔寨,東界越南,西北達緬甸,西南毗連泰國。湄公河流經西部1900公里。屬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5月~10月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年平均氣溫約26℃,年降水量1250毫米~3750毫米。公元1353年建立瀾滄王國,為老撾歷史鼎盛時期。1893年淪為法國保護國。1940年9月被日本占領。1945年10月12日宣布獨立。1946年法國再次入侵,1954年7月簽署關于恢復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內瓦協議,法國從老撾撤軍,不久美國取而代之。1962年簽訂關于老撾問題的日內瓦協議。老撾成立以富馬親王為首相、蘇發努馮親王為副首相的聯合政府。1964年,美國支持親美勢力破壞聯合政府,進攻解放區。1973年2月,老撾各方簽署了關于在老撾恢復和平與民族和睦的協定。1974年4月成立了以富馬為首相的新聯合政府和以蘇發努馮為主席的政治聯合委員會。1975年12月宣布廢除君主制,成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他們是最后信仰小乘佛教的東南亞國家,在75年之前,佛教是國教。
面積 236800平方公里。 中心經緯度 19.337874297668463,102.3190212249768 人口 600萬(2007年)。共有49個民族,其中佬族占總人口的50.3%,其他各民族占49.7%。 通用老撾語〔寮語〕。居民多信奉佛教。華僑華人約3萬人。 首都 萬象凱旋門公園 萬象(vientiane),人口71.2萬(2007年)。最高氣溫31.7℃,最低氣溫22.6℃。
國旗 老撾國旗是以紅色、藍色及白色為主色,藍色展開一片富饒美麗的國土,表示人民熱愛和平安寧的生活。紅色象征革命,表明不惜以鮮血為代價捍衛國家尊嚴。白色圓形象征老撾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團結一致以及國家光明的未來。白色圓形也代表滿月,置于藍條之上,象征皎潔明月高懸于湄公河的上空。
國徽 老撾國徽呈圓形,由兩束稻穗環飾的圓面上有具象征意義的圖案:大塔是著名古跡,它是老撾的象 老撾國徽 征;齒輪、攔河壩、森林、田野等分別象征工業、水力、林業;稻穗象征農業。兩側的飾帶上寫著“和平、獨立、民主、統一、繁榮昌盛”,底部的飾帶上寫著“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國花 塔樹花(夾竹桃科) 、雞蛋花 國家格言 peace, independence, democracy, unity and prosperity(和平,獨立,民主,團結和繁榮) 同北京時差 比格林尼治時間早7小時;比北京時間晚1小時 國際電話碼 856 老撾幣 貨幣 新基普 國家元首 國家主席朱馬里· 賽雅頌(choummaly sayasone)。 政府委員會主席(內閣總理):波松·布帕萬 (bouasone bouphavanh)副總理:阿桑·勞里(asang laoly),通倫·西蘇里(thongloun sisoulith),隆再·皮吉(douangdchay phichit)等。 重要節日 老撾人民軍〔寮國人民軍〕成立日:1月20日(1949年)。 老撾人民革命黨〔寮國人民革命黨〕成立日:3月22日(1955年)。 老撾新年(宋干節,也叫潑水節):佛歷5月,一般從每年公歷4月13日開始,前后共3天。 獨立日:10月12日(1945年)。 身著傳統服裝的老撾人參加紀念法昂王游行 塔鑾節:佛歷12月,公歷11月。 國慶日:12月2日
|